东莞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提速,旧改新政能否腾挪更多存量空间?北大吴谢宇弑母案再爆惊人细节,搜出大量**工具,真相一再反转

发布于:2023-07-18 08:54:10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王卓峰,实习生林钰珏  东莞报道

7月11日,东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出一宗编号为2023WT063的产业用地,地块位于塘厦镇龙背岭社区,总投资约8.44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781万元/亩。按挂牌文件所述,该地块为东莞*宗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试点项目。 

这拉开了东莞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的大幕。这是一项“量大面广”的工程。今年以来,东莞关于低成本产业空间的政策密集出台,按照“5年建设5000万平方米”的工作目标,东莞计划2023年启动1000万平方米优质产业空间建设,其后每年启动1000万平方米。

事实上,广东已有部分城市走在前头。比如说深圳,去年重提“工业立市”,通过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形式扩大低成本产业空间。又比如珠海,创造性提出产业新空间5.0的概念,由政府主导走“边招商、边建设”之路,目前已建成162万平方米的低成本产业空间。

广东各城市抢抓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的背后,为的就是招引一批支柱产业细分领域中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单打冠军”企业,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摆在东莞面前的难题是,5年5000万平方米的低成本空间从哪里来?对于当前土地开发强度过半的东莞,加快“三旧”改造,为新兴产业释放大量优质的低成本连片土地,无疑是重要的解题思路。更核心的一点是,如何制定更高效的政策,推动国企+民企有序参与到村居占比高的旧改项目,是加快东莞城市更新进程的关键。

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大幕拉开

据挂牌文件显示,试点地块占地72007.44平方米,折合约108亩,容积率3.45,总计容建面约24.8万平方米。用地性质为M1,产业类型为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

竞拍企业需要履行以下投资协议:地块总投资约8.44亿元,投资强度不低于781万元/亩;地块工业总产值不低于1200万元/亩,财政贡献不低于110万元/亩。

*宗低成本产业空间试点项目的推出,东莞意在招引龙头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给予其一个良好的过渡生产空间。特别是龙头企业,大多直接拿地建厂,低成本产业空间的出现,让其得以在东莞提前试产,实现开工建设、投产运营的无缝衔接。

为了项目用地有效统筹,建成后,龙背岭社区可按成本价回购10%的产业用房。回购后的产业用房用于出租,租金按低成本产业空间政策执行。而整体上,项目建成后允许产业用房分割转让,最高分割比例为产业用房总建筑面积的100%。

项目的销售、租赁价格则按《推动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工作方案》执行,归纳起来的要求是:以“总成本+微利”、最高限价管控、优质企业奖补等多种方式,确保优质产业空间使用实现“低成本”。

地块起始价约1亿元,折合约93.4万元/亩。按计容建面计算,楼面价约406元/亩。

这个价格属于什么水平?经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梳理,东莞2020-2022年产业用地楼面均价保持在高位水平,分别约410元/亩、424元/亩、412元/亩。上述试点地块位于东南临深片区中心的优质地段,其挂牌楼面价略低于近3年产业用地成交的楼面均价。

受访专家认为,试点地块的挂牌,意味着东莞低成本产业空间进入了加速建设的快车道。

今年1月30日,东莞宣布加快打造高品质低成本产业空间,确保五年内建设不少于5000万平方米的高品质、低成本、快供给的产业空间。

今年的东莞市政府“一号文”也提到,今年东莞计划打造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高品质的低成本产业空间,租金补贴率达到50%-100%。鼓励镇街(园区)利用“三旧”用地、闲置用地、新增用地等统筹集中建设一批工业安置房。

“扩大低成本产业用地供应,是解决东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用地难、用地贵的重要途径。”亿翰智库*席研究员张化东认为,在城市旧改的大框架下,将相对核心位置的传统工业园区拆除,在城市其他位置新建“低成本、高质量产业空间”实现传统工业企业“退城入新园”。

“这样城市核心位置的土地可以再开发利用,并能基本覆盖前期投入成本。”张化东表示,东莞的政策逻辑,既能让先进制造业获得了高品质、低成本的土地空间,而传统制造业企业也不用担心无处可去,确保制造业根基不动摇。

新政下旧改能否加快推进?

根据戴德梁行最新数据,东莞土地开发强度已高达54%,远超30%的国际警戒线。张化东认为,如果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按照60%上限为界,东莞应减少土地开发增量,将土地开发强度降至50%以下。同时积*推进三旧改造,在存量土地开发上做文章。

顺应低成本产业空间建设大潮,东莞也于近日推出旧改新政。6月27日,《东莞市“三旧”改造(城市更新)实施操作细则(试行)》(以下简称《细则》)出台,细则明确了规划编制、实施方案编制以及公开招引实施主体模式下全流程各个环节操作要求。这意味着东莞旧改,将正式落地实施从“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向“公开招引实施主体”模式的转变。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继广州之后,东莞也正式落实了“做地模式”。

“做地”即土地一级开发。简单来说,如果把房企盖楼、招商引资比作烹饪的话,那“做地”就是准备食材。上述细则确认的,就是接下来东莞生产“食材”的方式和流程,尤其是旧改这一东莞未来最大的食材“供应商”。

当然,食材的供应、价格和品质,会直接影响到食品的产出。因此,如何制定“供应商”准入政策,尤为关键。

东莞过去的“单一主体挂牌招商”模式下,“前期服务商”和正式招商时摘牌的实施主体,几乎都是同一个企业。但在新的“公开招引实施主体”模式下,“前期工作主体”是镇街或其下属全资国企。

民企无法参与前期工作,只能在确定补偿条件后,通过招商引入,成为项目实施主体。若顺利完成邀约收购后,再开展改造方案编制及拆迁相关工作。

细则出台短短十余天,引发了市场对东莞旧改的疑问:新模式下,能否加快旧改项目的落地?

一位熟悉东莞旧改市场的人士认为,上述新政有助于改造范围内“厂房占比高”的项目落地,而村居占地高的项目,最终落地难度可能会增大。

其根本核心在于“前期确定补偿方案”的主体,较难灵活编制住宅补偿方案,几乎是以文件规定的标准为上限,向征地补偿标准靠拢。上述人士认为,在“房屋置换”补偿标准上,大概率会比民企做前期的旧改项目要低,可能会导致村民签约动力不足。

按照东莞之前发的《成本核算暂行指引》,村集体私人住宅,只对4层以下房屋核算回迁面积,对于4层以上部分只进行货币补偿。对于4层及以下有证房屋,分别按1:0.5比例,置换商品房和保障型商品房;或者按1:0.75,全部置换商品房。如果无证,核算标准和有证一样,但现状面积以600平方米为上限。

“如果要民企用政府定下的标准去和村民谈住宅签约,那么谈判难度将增加。”一位东莞旧改开发商负责人表示,以往民企参与项目前期工作,能更早、更好地做财务方面的优化。同时,主导项目向更有利于“自家企业擅长的领域”规划开发。

不少民企旧改项目负责人透露,在对村情不熟悉、动迁难度没把握、可挖掘的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况叠加影响下,未来企业很难有动力通过招商引入参与进来。这也意味着,东莞的旧改市场有可能失去昔日的主力军,而村居占比较高的项目改造仅能靠国企推进。

值得注意的是,国企主导旧改前期工作有利于项目的平稳推进,但同时也有其短板所在。如今越来越多城市不断在探索国企主导前期工作下民营房企介入城市更新的模式,表明民营房企在三旧改造中的重要性。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在近日的调研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未来东莞通过“镇街/市属国企+民营房企”联合摘牌的方式,或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可行方式。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及图片均采集来源于网络,并无商业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土壤无线墒情监测站-支持定制选配

下一篇:网站建设需要学什么专业知识-建网站需要我们学习哪些知识?

资讯 观察行业视觉,用专业的角度,讲出你们的心声。
MORE

I NEED TO BUILD WEBSITE

我需要建站

*请认真填写需求信息,我们会在24小时内与您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