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新郑市教育局发布关于新郑三中教师网课后意外离世的情况通报,通报显示,10月28日,新郑市第三中学教师刘韩博在家上完网课后意外离世。经公安机关调查反馈,排除刑事案件可能。针对网传刘韩博老师遭遇网暴事件,公安机关已经立案侦查。通报称“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我们代表广大师生家长呼吁相关部门严厉打击网络暴力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此前11月2日凌晨,疑似该教师子女的网友@小小沼泽酱在微博发文称,“妈妈之所以遭遇不幸,是因为在给学生上网课时疑似遭遇网络暴力,对方前后通过语音辱骂、共享屏幕干扰课件投屏等多种方式再三刺激我妈妈,妈妈情绪激动落泪退出了直播课堂。两天后被发现因心梗去世。”
据媒体报道称,有不少学生在上网课过程中都遭遇了类似的“网课入侵”,其“入侵”内容多样、人数众多,从开麦说话、播放歌曲、刷屏霸屏,到直播淫秽视频、辱骂师生。还有爆料称,采取此类“网课入侵”行为的人被称为“爆破手”,他们甚至开始进行规模化运作,接受所谓客户订单,而“爆破手”中不乏未成年人。
显然,学生和老师遭遇“网课暴力”并非个案,这说明网课作为一种日益常态化的线上教学,正被某些人盯上其管理漏洞,从而非法入侵,以图达到自己的目的。不管是所谓恶搞、泄愤还是接受客户订单,这些“爆破手”的行为已对网课所代表的网络基础设施安全、用户隐私及信息安全形成威胁。
《网络安全法》第十二条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使用网络应当遵守宪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不得危害网络安全,不得利用网络从事侵害他人名誉、隐私、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活动。不知道”爆破手“们是否意识到,自己行为已经违法,如果再不收手,就会面临法律责任。
从另一方面来看,网课安全规范已经迫在眉睫。网课是用电子设备通过互联网学习的线上课程。区别于线下课堂,网课具有方式多样,灵活便捷等优点,而近年来受疫情等因素影响,接受网课教学的学生规模持续增加,据教育部有关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数量超过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这说明,网课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同其他互联网服务一样,当网课日益成为广大学生和老师共用的在线教学模式,其重要性与脆弱性的“双刃剑效应”也由此凸显。网课一旦闯入类似“爆破手”之内的违法者,不仅会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影响老师正常教学、学生专心听课,别有用心者如果盗取网课内容、师生信息等用于非法途径,更会给师生隐私和信息安全带来不可控风险。
这也就指向一个更关键的社会命题,随着互联网对于人们生活的介入程度越来越深入,人们购物、娱乐、学习、支付等都呈现线上化趋势。然而遗憾的是,关乎用户切身利益的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与网络服务的快速发展并不同步,从前些年的网民隐私泄露、账户资金被盗到如今的“网课入侵”,网络安全事件频发,网络基础设施安全亟待有关部门强化管理,尽快消除安全隐患。
黑客、“爆破手”等网络犯罪行为相比于传统犯罪,有了更多的技术指向,也即相对应的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必须建立在技术持续升级迭代的基础上。因此,《网络安全法》除了明确违反相关法规、损害网络及用户安全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外,第十六条至第十八条还明确提出,在政府层面,应当统筹规划,加大投入,扶持重点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和项目,支持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推广安全可信的网络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学校等参与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创新项目。同时,国家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支持创新网络安全管理方式,运用网络新技术,提升网络安全保护水平。
就此而言,针对“网课入侵”等网络时代的新犯罪模式,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一方面需要日常执法的强化,对于此类案件加大追查力度,另一方面则要在政府引导下,企业、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持续推动相关网络安全技术的完善与应用,从而推动网课监管防火墙的不断升级。
财经评论人 毕舸
编辑 徐超 校对 李铭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及图片均采集来源于网络,并无商业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