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诞生于上海的互联网公司,凭个人记忆和经历先写一点,欢迎补充修正——
2000年互联网第一波:
1,“融资额最高、团队最豪华”的亿唐:两轮融资4000万美元、一水哈佛MBA、咨询公司高管出身的创业团队、品牌口号“今天你有否亿唐”、超大容量的邮箱等市场公关产品亮点闻名一时,终因创始团队目标模糊、战略摇摆不定、执行力弱(这个尤为关键,在泡沫破灭后找不到生存赚钱的路子),于2009年彻底倒闭。
2,“C2C电子商务先驱、成功退出”的易趣:创始人邵亦波也是上海人、也是哈佛MBA毕业,和师姐谭海音一起把EBAY模式拷贝到**,开辟了**的C2C电商市场,当时和亿唐一起成为两个以E打头的上海互联网公司与北京遥相呼应,很是风光;2002年邵亦波把做的还不错的公司卖给了EBAY,个人成功退出,现在成为经纬创投的创始合伙人,易趣变身EBAY**后怎么被淘宝赶超击败的故事,已经为业内耳熟能详了。
3,“从门户转向商旅预订服务”的携程:2000年初刚成立的携程其实最早也跟风做了一个旅游信息的垂直门户,随着自身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为后来大获成功为大家所熟悉的商旅预订服务,我以前在《东方企业家》工作的同事朱瑛石写过一本书《第一团队:携程与如家》(http://lz.book.sohu.com/serialize-id-9076.html)对携程的创业经历和背后的团队做了很详尽到位的描述分析,推荐大家阅读。当时,在北京有一家亿龙(http://elong.com)先是和亿唐竞争,泡沫破灭后迅速转型,跟进商旅预订服务,与携程竞争,但始终在执行运营上难以赶上携程,始终是老二,但创始人唐越财技十分了得,亿龙被他卖出买进好几回,互联网第二波开始,唐越变身PE,成立蓝山资本,有一个最著名的投资案例是ITAT。
4,“网游求生并发达”的盛大、九城:
a)盛大:其前身是陈天桥(老家在宁波的上海人)1999年底成立斯坦莫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它没有走门户这条路,一开始就是网络游戏、虚拟宠物的路子,圈了中华网的钱之后也膨胀了一下,收购黑猫警长的版权,要打造网上网下为一体的卡通文化社区,泡沫破灭后,立即收缩战线,砍掉了自己开发的斯坦莫游戏产品,转而代理运营韩国网络游戏,2001年底《传奇》内测成功,2002年起,盛大的传奇开始了。
b),九城:最早搞虚拟游戏社区,域名从http://gamenow.net后改为http://the9.com,创始人朱骏颇有草根江湖气,经常会做出贷款买豪华轿车去谈生意打单的惊人之举,2004年拿到魔兽的代理权之后,九城开始发达了。
5,“报纸与网络招聘并举”的前程无忧:2000年我对前程无忧印象最深的不是网站、而是上海报亭、地铁站里标有前程无忧报头的**外贸报,上面都是各类招聘广告。前程无忧创始人甄荣辉是个精明的香港人,他选准了招聘广告服务这一领域,靠传统报纸广告赚的钱来养网站,向各大公司HR推销报纸加网站的一揽子服务,向投资者展示未来美好空间,坚持到2004年成功上市。不过这十年来,网络招聘类网站似乎处于互联网发展的边缘,模式单一、发展缓慢、营销推广手法非常传统——偏重于电视平面打广告。
2005年互联网第二波:
1,土豆:是目前最显眼的一家在上海土生土长的互联网公司,它产品上线发布的比youtube还早,但生长的经历比youtube曲折的多,在网络视频惨烈的竞争长跑过程中,先发者土豆在市场份额、推广运营、融资上市等各方面被总部在北京的优酷超越,成了千年老二、很有个性的老二。不得不说创始人王微(福建人、创业前在上海的贝塔斯曼工作)骨子里的价值观更接近谷歌,因此土豆适应越来越本土的**互联网环境比不上在北京的互联网公司那样身手娴熟、身段柔软。
2,百姓网:前身是EBAY在**投资成立的客齐集(KIJIJI)**(客集齐?名字实在太绕,记不准),由王建硕(上海交大毕业的河南人、高材生、微软**青年才俊、EBAY**员工、最早也是最知名的中文博客作家)管理运营,前两年通过MBO当了家做了主,网站也改名为百姓网(就像曹国伟那样)。作为生活分类信息网站,百姓网没有58同城、赶集网那么知名,但通过对团队运作的精简、产品技术的专注、不仅获得了用户良好的口碑,而且铺就了一张全国性的网络,大家有空可以翻翻王建硕的博客,可以发现他也是一个观念行为特立独行的互联网创业者,他推崇大道至简、追求圈地落雨长庄稼的地主生意模式,因此他能解散专业销售团队、依靠挂在百姓网上Google Adsense的广告收入来养活技术团队、一个几十人的小公司能灵活抓住姚晨赶驴广告的机会把几百人规模的赶集网搞的团团转。
3,大众点评、篱笆网:生活服务类的网站,创始人都非常精明务实,公司早早就盈利了,它们的挑战应该在于怎么做的更大。
4,博客大巴:国内最早提供独立博客服务的公司,它的历史还是前任COO、现正在研究知乎的新媒体学者魏武挥更清楚。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独立博客并不能成为生意,就像独立的电子邮箱一样,何况这一产品形态迅速被SNS、微博取代,博客大巴没能与时俱进,后来还办什么城客杂志,纯属路子跑偏,现在应该归于寂寂了。
现在,互联网第三波正在起来,我已经转战帝都,身边留住上海对互联网依然一往情深的朋友,有的正在加速,如哪吒网、爱驾网,有的正在起步,如拖拉网,我相信还有很多我不知道正在酝酿之中。上海,确实不是互联网创业的理想环境,但能在这片土壤生存下来的企业和创业者基本上,我觉得,还是挺酷的。
以上文字,也许答非所问,希望能抛砖引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及图片均采集来源于网络,并无商业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