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二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显示,大部分政府网站逐渐告别“僵尸”“睡眠”等问题,总体抽查合格率达85%,高于第一季度的81.5%。不过,今年以来还是关停了6718家不合格政府网站,其中县级以下占93%。可以说,基层仍是“老大难”。
发布信息、解读政策、数据连接、有效互动……应该说,一家政府网站的建设,是有其历史使命的。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政府部门有无官方网站,能否实现政策的迅速上传下达,能否抢占宣传堡垒传播正能量,也是考验其履职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
个中深意不言而喻,但为什么一到现实运作中,就出现了问题呢?
我们必须承认,因为受基层人力、物力、财力、思想认识等多方面限制,“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普遍存在。更有甚者,一些网站的建设初衷不是为了便民,而只是完成上级要求。加上网站建立起来后,缺乏相应的监管和奖惩激励机制,久而久之,也就无法实现自身的有效运转,更谈不上完成其历史使命。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部门与部门之间,同一部门的县乡机构之间,因为职能范畴不同,网站的运作规律也是不一样的。可能在这个单位,每天连续更新内容都没问题,而到了另一个单位,因为涉密内容较多,也就不可能实现及时更新。我们得承认这些差异性,在网站的考核标准制定上,要有所区分。
不仅如此,在当前上上下下重视信息发布和与民有效沟通的背景下,在新媒体形式日益多样化的现实语境中,我们更应该看到,各家政府网站不失语只是最基本的一方面。从利国利民的角度来说,建立有效的沟通大平台和连贯机制,实现信息的及时整合和发布,要科学得多,也应该是各级政府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更为实际的追求。
举个形象的例子:我们都知道,如果真相没有谣言跑得快,出事后要消除谣言挽回影响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大。那么,如何让真相跑得更快?权威信息及时、有效地发布是一方面,信息发布平台的广泛是另一方面。而这两方面,哪一个都不是没人管理的政府网站能承担得起的,甚至可以说,单打独斗“散兵游勇”式的网站,即便正常运作,也因为形不成合力,达不到百姓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广泛的要求。
所以,对如今的政府部门来说,早已过了“只是建一个网站”那么简单的时代。政府网站等信息发布平台不再是能不能办好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办好。(本报评论员 赵宗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内容及图片均采集来源于网络,并无商业使用,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聊城seo优化